鄭州印刷公司和泰-四大發明印刷技藝的生存環境
2019-05-20 00:00:00 來源: 點擊:4399 喜歡:0
2013年印刷業日子過得很艱難,除了像“千帆”這樣盲目擴張最終難逃倒閉厄運的個案外,因為難以維持不得已選擇關張的企業也并非個別,其中還不乏在業內有些影響的企業。中國印刷業的生存環境遠沒有數據反映的那么美。一位名叫詹姆斯-龐雷特的路透社記者在2013年11月25日發表了題為“一個比大多數國家都富裕的地區將經歷中國改革的考驗”的文章,2天后該文被《環球時報》摘登,文中引用“在廣東大朗鎮經營一家印刷廠的肖勁軍(音)說:‘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工廠都運營到深夜,現在一片漆黑’。”這應該是印刷企業產能閑置的反應,而且遠不止是廣東一地而是遍及全國,差異在于追求效率的廣東商人對此反應敏銳而內地則有點見怪不怪、習以為常。
印刷業日子的不好過,這既與遭遇全球性經濟危機有關,產品出口在減少、海外印刷業務輸入量受到影響,加上勞動力成本上升,按照綠色印刷要求采購的原輔材料成本增加,印刷工價卻是不升反降,導致印刷企業的獲利能力下降,同時也與數字技術的發展對傳統印刷帶來挑戰有關,報紙、雜志的發行量削減明顯,單種圖書的印數在減少,紙質廣告也出現了向網絡媒體轉移的傾向。除外,環保意識的增強,簡約包裝受到市場的歡迎;中央出臺的“八項規定”、“六項禁令”也有效限制了以往的不當公款消費。當然EEE,最根本的還是與整個行業尚沒有從歷史上被動的加工型企業轉為主動的服務型企業有關。于是,無力承受壓力的印企退市也就成了合理選擇。
印刷工藝
在我國,印刷行業出現部分企業退市現象是產能大于市場需求的必然結果,因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以牟利為目的的企業一旦發現難以達到期望退出也就勢在必然,市場這雙無形的手就是通過優勝劣汰來重新實現平衡供需,關鍵倒在于退市是經營者有準備的、主動行為還是缺乏充分準備的被動舉措,這在善后處理上是完全不同的。一段時間來國內印刷企業的實際感受與公布的統計數據完全不同。
有關方面公布的數據稱:2012年我國印刷業產值為9510.13億,利潤724.98億,產值利潤率達到7.6%,一個人均年產出為美國同行3.7分之一的中國其產值利潤率卻是對方的3倍余,這顯然是高估了我國印刷業的盈利能力,只有相信這一數據的對象才會對眼下的退潮現象感到疑惑。再則,與開設新企業相比,我國企業的退出機制過于繁瑣EEE,所以在現有的10.44萬家印刷企業數中肯定有著一定量的死靈魂,雖然這些企業沒有辦理注銷,但實際上已經處于休眠狀態,在等待收尸。
好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業內人士對印刷的認識更為理智EEE,這對行業的正常發展是有利的。比如,印刷業應該走出單一加工的傳統渠道,主動結合最新技術,按照社會需要選擇走跨行發展的道路;印刷是個有污染但不是高污染的行業,在發展綠色印刷的過程中可以選擇申請綠色認證與自我聲明兩條路;數字印刷會對傳統印刷業的發展構成影響,但在可以預見的一段時間內一定是多種印刷工藝共同發展;我國印刷應該加強對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發與投入;要成為世界印刷強國必須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等等。在正確思想的指引下,雖遭遇風浪,有船只被掀翻,但“沉舟側伴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更為燦爛的明天一定會展現在我們面前。